近年来,金山区漕泾镇护塘村在迎来大市政项目建设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而衍生的社会矛盾凸显和群众服务需求提升等多重挑战。为此,护塘村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群众智慧、热情和力量,从自治基础、自治能力、自治活力出发,强机制、解难题、聚合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夯实自治基础——强机制
(一)村级组织健全
护塘村依法建立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三个自治组织对村级事务进行管理。村民委员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有威望、有财会经验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通过事前参与决策、事中积极参加、事后及时公开的方式监督好各项村级事务管理;村民代表大会根据法定比例由43名村民代表组成,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里“三重一大”事项过去都由村两委班子会讨论决定,现在还邀请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监会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了村民的事让村民来讨论、决定和监督,村民自治权利得以保障。
(二)制度建设完善
用程序、责任、制度、考核四张正面清单的形式指导和约束村干部行权履职,为村务管理厘清边界。程序清单确保“公开透明高效”。通过公开村级重要事项的步骤和程序,保证村干部用好权、履好职,提升服务群众的透明度和满意度。责任清单要求“法定责任必须为”。通过明确村自治组织和个人必须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责任,厘清村委职责边界和履职内容。制度清单“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理顺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制度规定共8个方面38项制度,着力于用严的纪律约束村干部,使其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考核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考核项目引导、督促村干部行权履职,让村干部工作更加有方向、有目标、有干劲。四张清单让村干部“轻松了”,只需“照单操作”就能清清白白行使小微权力,也让村民“放心了”,通过“公开晒单”熟知村务范围、流程和结果,还能“照单”参与和监督。深化了干部群众“基于制度的信任”,促进了护塘村依法治理的自循环,是基层民主法治的重要体现。
(三)权利表达有序
为了促进村民有序权利表达、主动参与治理,护塘村探索建立“三个堂”。一是村民议事堂。为了将五个“指头”变成一个“拳头”,护塘村将21个村民小组划分片区,每五个小组组成一个村民议事堂,由年轻人担任议事长,村民小组长、党员、妇女小组长等任成员,定期召开议事会,共同征求百姓需求项目,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列入正式任务清单解决,同时共同讨论事关村民利益大事为村干部决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提供参考。二是党员议事堂。将122名党员按比例选择15到20名骨干党员组成党员议事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代表性、示范性,汇集党员智慧,共议村务管理。三是青年议事堂。充分借助微信等新媒体的便利性和吸引力,成立网上青年议事堂,将心系护塘的年轻人纳入其中,激发年轻人参与自治的热情,借助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为护塘发展建言献策,并逐渐培养青年后备力量。
二、提升自治能力——解难题
(一)村规民约同制共守
依法修订村规公约。为了有效规范村民自治,切实解决新形势下遇到的社区治理难题,护塘村重新修订村民公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既做到了上遵法律,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法律精神,反映村民意志,维护村民共同利益,符合法定流程,经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又做到了下接地气,广泛发动村民参与起草村规民约,深入每户村民家中征求意见建议,经归纳整理后上到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12条公约内容和16条具体操作章程草案,再发至每户村民进一步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后由村民签字认可,最终形成具有规范和约束效力的治村“小法律”。依约破解治理难题。违章搭建、毁绿种菜、不文明养犬、饲养畜禽、劳动力安置等都是社区治理令人头疼的难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新的村规民约将这些问题都囊括进去,得到村民们的积极支持,整治后的小区变得干净整洁,偶有复发也被村民发现而及时制止。特别是拆违工作,护塘村做到了全面摸底由村民签字确认、公开进度由村民亲自监督、党员带头依村规民约拆违,带动了大多数村民自觉自动拆除违建,目前成效明显,全村应拆22669平方米违建中已拆除14407平方米,完成率为63.55%,位居全镇第一。
(二)有效实践三个到底工作法
为了增强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护塘村探索实践三个到底工作方法,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村干部为民解忧服务到底。护塘村每名村干部挂钩联系3到4个村民小组,每周必须1到2次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村民接触,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免工作不深入不彻底等问题,第一时间预防和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二是村民小组长驻守一线负责到底。每名村民小组长要对组内的事负责到底,做好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如发现某组村民贪图眼前利益把土地流转给外来人员从事不规范种植,村民小组长一方面及时做村民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向村干部汇报,最终村民在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劝诫下退还已收土地流转押金,有效遏制了不规范种植。三是骨干党员引领示范包干到底。护塘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动38名骨干党员包干38个大宅基,配合村民小组长宣传方针政策、协调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拆违工作本着“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予以推进,在党员的带动下,违建丈量率达到了100%,党员带头主动拆违也起到了良好的“头雁效应”。
(三)网格管理有力兜底
民主法治既体现在村民权利行使、村务管理运行上,更体现在社区和谐稳定上。护塘村通过技防人防网格管理为社区治理有力兜底。技防监控无死角。护塘村安装了52个监控探头,建立监控室并派专人值守,全天候24小时运行,社区平安效果明显。纵向对比来看,未安装探头前的2015年,护塘村域范围内曾发生22起入室盗窃案,而2016年安装探头运行至今,护塘村范围内一起治安案件都未发生。横向对比来看,2016年至今,相邻的村因未安装探头,入室盗窃等治安案件仍在多发状态。人防解困无盲区。护塘村充分发动村民力量,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格。在工作日,将村域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综治社保队员担任联络员,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党小组长担任信息员,每日定时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紧急的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重大的不能马上解决的报村干部记录在案经班子会议讨论解决,确保做到事事有回应。在休息日,成立老兵巡逻队,选择身强力壮、热心村务的退伍老兵骨干力量12名,分两组日夜巡逻,填补周末人防不足,确保假期平安度过。
三、激发自治活力——聚合力
(一)文化共建,提升文化认同凝人心
护塘村打造一系列文化工程,使村民形成对本村的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认同拧起一股向心力,进而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皆同心的团结自治氛围。重塑传统文化。积极发掘护塘小集镇历史,寻找护塘文化之根,积极建设护塘村文化长廊,展示历史名人、时代先锋、行业领袖,让更多村民了解本村历史、参与文化共建,进而激发村民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共建现代文化。举办村民运动会,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团结力量,迸发拼搏热情;开展送春联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体会志愿奉献,感受集体关爱;进行好家风好家训评选,让村民在参与中梳理家庭文化,改变精神风貌。
(二)共推法治,促进依法维权聚民力
法治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保障。护塘村从营造氛围、丰富活动、增强助力着手,持续推进法治建设。法治元素丰富。在村委会、住宅小区、村主干道、警务室设立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法治展板、法律资料栏,定时更新宣传挂图、宣传标语、宣传资料,宣传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法律服务点,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值班为村民提供调解、宣传、咨询等法律服务。法治教育多样。针对妇女、学生、老人、企业员工等对象的多样性,选择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故事巡讲、法治观影、法治讲座、法律知识抢答、暑期法治课堂等不同形式,有侧重的宣传各群体所需的法律知识。法律顾问给力。聘用法律顾问,为村干部和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化解纠纷、诉讼代理、文书审核、业务见证等专业法律服务。法律顾问随叫随到,村干部和村民享受法律服务更为便捷,村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和村民依法维权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村务共治,引导外来人员同治理
护塘村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43%。为了方便服务和管理外来人员,护塘村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管是沪籍还是非沪籍,都同关怀、同服务、同管理。发动外来人员自我服务和管理。在动迁安置小区、来沪人员聚居区设立3个村民小组,由外来人员自己选出小组长,在村规民约框架下进行自我服务和管理,激发他们参与治理的活力和热情。重视外来人员权利表达。保证外来人员在村民代表中的占比,确保外来人员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大会的出席率,村规民约修订等事关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讨论均征求每一户外来人员意见,确保无一户遗漏,不断提升他们共同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护塘村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2016年,护塘村在漕泾镇年终考核中连续五年考核第一;荣获上海市文明村(2009-2016,两年一次连续四次)、上海市农村社区建设点示范村(2016)等荣誉;市委副书记尹弘,时任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中央综治办综治一室主任陈小军等领导亲临视察;村书记沈银欢等被邀请在“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第四届“全国村官大讲堂”交流社区治理经验。